研究生在线
发布时间:2019-11-11 

“复旦电镜之江湖崛起”——车仁超教授在复旦大学2019年博士生学...

       2019年11月10日,车仁超教授受邀在复旦大学2019年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化学篇上做了题目为“复旦电镜之江湖崛起”的报告。车老师从界面和原子观察问题入手,以复旦大学所拥有的全国唯一一台洛伦兹电镜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目前课题组在磁性材料,能源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的相关工作,语言风趣幽默,内容详实,给了大家许多思考。

       车老师首先介绍了课题组在磁性材料的研究方面的相关工作。近几年,课题组在磁性材料的洛伦兹电镜方面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仅2018年一年,共获批相关专利5项,而2019年更进一步,硕果累累,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电镜物镜消磁,原位台设计等。不仅如此,基于该电镜和电子全息技术,课题组对于磁性材料的磁畴和磁感线分布等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对斯格明子的拓扑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在PNAS,Nano. Lett.,Nat. Comm.等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22年来,车老师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磁性微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车老师也表示,今后依然会沿着这条主线一路向前,解决更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与此同时,车老师在能源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上也有广泛涉猎。通过原位透射电镜,课题组实现了对于电解质与电极材料之间界面地动态分析,对于离子输运过程的理解以及材料显微结构和能量转化过程的构效关系的建立。目前,课题组在AEM,ACS nano等期刊均发表了相关文章。而半导体材料中的界面调控,也是车老师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通过半导体界面组分的调节,实现了能带结构和载流子分布的调控,得到了国际和国内半导体相关研究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车仁超,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年)、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导,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主任,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和浦江学者,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晶体学会理事。近年来利用原位电镜得到多外场作用下材料演化过程的图像学证据,进而阐明电磁场与吸波材料作用新机制,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多场下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吸波材料阻抗匹配的微观设计和实现、可变场中材料性能的调控与稳定机制等。从事吸波材料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二十多年。针对材料电磁微观机理问题,自主研发了原位电镜分析平台,成功在原子层面阐明了磁性吸波材料的显微结构随电磁场的演化机制,据此设计并研制出了一系列高性能核壳型吸波材料。分别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的Adv. Mater. 2004, 16, 401和Small 2012, 8, 1214论文目前被引1200和500余次,揭示了金属纳米化、碳管限域和核壳多重耦合增强吸波性能的新机理,实现了宽频强吸收,研究成果被海军某单位认定为具有“降低比重、拓宽频带、调节频率”的作用,对国防隐身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核壳复合材料体系被国内外几百个课题组借鉴,引领了碳基吸波材料与核壳吸波材料研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近五年已发表SCI论文212篇,含通讯作者论文130篇,包括1篇Nat. Commun.、6篇Adv. Mater.、1篇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2篇ACS Nano、1篇Nano Lett.、1篇Phys. Rev. Lett.、15篇Small、20篇J. Mater. Chem.和20篇ACS Appl. Mater. Inter.等。文章总他引10000余次,ESI高被引16篇,H因子50。共主持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9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含1项仪器重大)和1项上海市材料基因组工程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5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