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角
发布时间:2020-05-12 

先进材料实验室线上学术咖啡吧 ——居家科研、科创大赛与出国申请...

——居家科研、科创大赛与出国申请经验分享

 

       2020年4月24日15点,由先进材料实验室18级研究生团支部和先材研究生会联合举办的“线上学术咖啡吧”活动——科创大赛与出国申请经验分享顺利进行。

       先材的学术咖啡吧活动自开办以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大家进行科研工作、科创等方面的交流,努力从多方面向同学们分享经验,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为科研助力,我们克服疫情影响,首次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了此次学术咖啡吧交流活动。

本次学术咖啡吧邀请到的是18级廖萌师兄和17级洪扬师兄。

       廖萌师兄是彭慧胜老师课题组的18级转博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8篇,总影响力因子>200,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包括三篇Angew. Chem. Int. Ed., 申请7项中国发明专利。曾获复旦大学第十一届学术之星,2019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上海赛区金奖,2018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在这次的经验分享中,廖萌师兄为我们介绍了他自己4年的科研经历。从师兄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师兄的科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换过两次研究方向,根据这些经历师兄总结了三个方面的科研必备素养,分别是“坚持积累”、“保持有效沟通”、“抗压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一、坚持积累。师兄分享了自己刚进实验室时的工作状态,虽然某些实验步骤会有专门的同学负责,但还是会去向同学们或者师兄师姐们请教每一步实验的具体操作,争取自己把握每一个实验的细节,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一个个细微的实验步骤中打磨自己的实验技能积累操作经验,这为后续课题的构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自己实验技能的成长过程,廖萌师兄以自己的“画图”技能作为例子,以小见大的为我们介绍了科研技能的几个进步阶段。首先是入门阶段,为了能更好的组织自己的文章,廖萌师兄开始学习3dMAX绘图软件,一开始画一张成品图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成果并不理想。但是师兄在之后的空闲时间一直在打磨自己的画图能力,勤加练习后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能熟练掌握建模技能之后,师兄开始更进一步的完善自己渲染材质的能力,让自己画的图更加美观逼真。这样子入门-提高-完善的学习步骤是我们科研学习历程的缩影,师兄也对低年级的研究生们提供了自己的建议,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学习多积累,多向师兄师姐特别是老师请教。

三、保持有效沟通。这一部分师兄提出了低年级的同学要主动与带自己的师兄师姐或者导师汇报工作,因为这样子一来可以让师兄师姐或者老师了解自己的科研进度,二来及时总结也可以帮助自己梳理思路整理实验逻辑。师兄还提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验进行中要是遇到了问题要及时寻求帮助,同时在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奉献,这样子便可以保持课题组一个互帮互助的良好实验氛围。除了本组内的同学要保持有效沟通之外,也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同行业不同课题组的同学进行深入交流,在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工作上的漏洞,促进自己能力的提高。

四、“抗压也是能力的一部分。”,这句话是廖萌师兄的一位师兄对他说过的话,让师兄颇有感触。因为不管干哪一行,压力一直是有的,面对压力我们要行动不能一直顾影自怜。压力是很平常的事情,当遇到压力大的时候,廖萌师兄的解压方式有两种,一是多做实验把难题正面攻克,二是换换环境,利用空闲时间去开阔视野,充实生活减轻焦虑。值得一提的是,廖萌师兄在“换换环境”的时候参加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举拿下了全国银奖的优异成绩。

       第二位分享的洪扬师兄是彭慧胜老师课题组的17级硕士生,毕业后将前往东京大学继续深造。洪扬师兄结合自身的经历,主要从各种材料的准备以及时间节点,包括调研目标院校及课题组、准备语言成绩、准备套磁信与推荐信、准备面试PPT与讲稿、投递套磁信、准备面试这6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出国留学申请的经验。

       在调研目标院校和目标课题组方面,洪扬师兄给出了许多建议。比如,目标院校排名的参考标准,最好是从大学的学术性排名来进行选择。目标课题组的选择可以通过国际会议手册、院系官网、Web of Science等进行了解,同时,在调研一个课题组时,不仅要关注该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论文发表、导师的学术地位,还可以通过课题组主页来了解课题组氛围、中国学生比例、毕业生去向等信息。

       然后,洪扬师兄介绍了在语言准备方面,不同国家的不同申请标准,例如,英语国家一般需要托福92分或雅思7分,而非英语国家普遍要求托福80分或雅思6.5分。对于申请国家为小语种国家的同学,他建议等获得offer之后再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用语。

       关于出国留学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套磁信、个人简历、推荐信以及面试PPT,洪扬师兄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了这些材料的书写格式。同时,在一些材料准备的细节上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例如,他建议个人简历篇幅最好不超过一页纸;投递套磁信时应尽量按照兴趣优先级投递,并且最好不要在短时间内(3天)同时投递同一院系或彼此熟悉的导师;在试讲面试PPT时,需要控制好时间,注意发音、停顿、语速与整体逻辑等细节。

       最后,洪扬师兄对留学年限以及申请国家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选择,比如电池领域,除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校都是不错的选择。

       廖萌和洪扬两位师兄的经验分享干货满满,从科研、科创到出国申请的经验分享让同学们收获颇多。通过此次学术咖啡吧活动,相信同学们对于自己的科研生活、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会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希望大家像林丽老师说的那样,在师兄们榜样的引导与激励下,在科研学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做出更多的成绩。

                                             

先材研究生会

先材18级团支部

供稿:王佳玮,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