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校携手学“四史” 不忘初心担使命 ——先材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
——先材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与殷行街道机关党支部开展共建共享活动
2020年6月18 日晚19:00, 先进材料实验室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与殷行街道机关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以组织生活会的形式,携手开展了主题为“区校携手学‘四史’ 不忘初心担使命”的共建共享活动。殷行街道党支部邀请到了杨浦区史志办原主任李国才老师为与会同志讲述上海市和杨浦区的历史,复旦先材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的王泽晨同志为大家介绍了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首先,李国才老师按照时间脉络为大家介绍了上海市的由来、明清时期的上海历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杨浦区。李老师谈到,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临虹口区,北与宝山接壤。总面积60.61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全区共有常住人口131.27万人。杨树浦港纵贯区境南北,杨浦即以此演变得名,南部沿江地带是曾经的上海公共租界东区,中部偏东区域则为“大上海计划”实施地。杨浦区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内坐落着14所各类高等院校,其数量超过了上海市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被誉为“上海学府中央区”。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校。
在李老师汇报结束后,王泽晨同志分享了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他谈到:陈望道先生在当时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以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为蓝本,参照由李大钊先生从北京借到的英文版,在自家的柴房里点着煤油灯完成了全书的翻译。陈望道先生埋头苦干,翻译《宣言》时曾用粽子蘸着墨水吃起来,却浑然不知,回答母亲询问时说道:“够甜,够甜的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这则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通过此次共建共享学习活动,与会同志们对上海市杨浦区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领会到杨浦区作为上海老工业基地,其发展史正是新中国推动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同时大家也从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事迹中深受教育和激励。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向陈望道先生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坚守初心使命,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努力奋斗。
供稿:先材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 王泽晨
审稿:先材研工组
编辑:刘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