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角
发布时间:2022-12-11 

研途遇践|先进材料实验室: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专访

研途遇践|先进材料实验室: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专访

青海生态建设是“国之大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我们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跟随“绿色发展”这一线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先进材料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谢寿东与他的实践团队一起,线上访谈了青海省的三位基层工作者。除了线上访谈,实践团队也带着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感悟,前往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线下探访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

一、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



2021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青海生态建设,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践团队分别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共和县以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三位从事基层生态保护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线上专访,通过访谈切实了解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通过今昔对比,进一步体会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1. 青海省化隆黄河干流群科段生态环境保护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共有回、汉、藏、撒拉等12个民族。

1 化隆群科镇基层工作人员访谈

2022113日,社会实践小组化隆群科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董家华进行了访谈,访谈中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及化隆县黄河干流群科生态保护工作人员段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整治黄河干流群科段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同时推进黄河干流群科段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为了更好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严格化隆县管河道岸线管控,9项水利工程及21条黄河支流进行了管理范围划定,修编完善了化隆县主要河道“一河一策”方案,从水库湖泊面积萎缩比例、岸线自然状况和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等方面对黄河干流群科段开展了健康河湖评价工作,河湖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图2展示了黄河干流群科段大面积植被绿化及群科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黄河干流群科段大面积植被绿化及秋冬自然和谐共生

化隆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始终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一体化保护高原高寒地区独有的生态系统有序实行修养生养制度。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管理,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新格局。



2青海“光伏+生态治理”新模式,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共和县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之一,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3 青海省黄河水电基层工作人员

20221115我们对青海省黄河水电共和县光伏基地工作人员吴生强的采访中了解到青海对“双碳”国家目标和能源革命战略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主席在 20216月青海考察期间再次指示:希望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落实全国统一要求,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碳减排作出重大贡献为落实总书记对青海的重要指示,青海省政府和国家能源局 联合发布《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

4 2020 年青海电力生产现状和 2030 年预测(数据来源:《青海打 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

黄河公司成立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公司分实验室,积极探索“光伏+治沙”“光伏+生态治理”新模式,探寻和研究如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维护高原生态基本功能和健康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国家 863 计划和青海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建成了我国第一个10 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图5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基地),成为国际上光伏组件种类及系统运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实证性研究基地,填补了我国光伏组件和平衡部件野外公共测试平台的空白。同时我们也看到光伏基地目前改造的大面积绿色植被和羊群逐步实现了“光伏+治沙”“光伏+生态治理”的管理发展。

5共和县塔拉光伏发电实证基地

在对共和县塔拉滩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大规模光热电站的国家,重点突破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自律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青海省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并网消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增强推行“双碳”工作的信心



3青海循化县发展高原绿色生态,绿色农业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段,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南高北低,四面环山,山谷相间,气流回升,近十年年平均气温9℃以上,夏无酷暑,冬无甚寒,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

6 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基层工作人员访谈

2022112日和29日实践团队先后与青海省循化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工作人员赵琰进行了两次访谈,两次访谈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循化县在发展高原绿色生态,绿色农业中做出的工作。近几年来,循化县在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俗称“两减”)行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图7展示了在推进绿色耕地保护,划好永久基本农田不动摇,牢牢守住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的发展理念。

7循化县推进绿色耕地保护

与此同时循化县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加大无人机防控力度,为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进农业固碳减排,循化县加大力度大战低碳循环农业、养殖园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建设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推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加大绿色食品。图8展示了循化县发展绿色农业为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8 循化县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循化县在发展高原绿色生态,绿色农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表率与贡献。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推动绿色低碳农村农业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而且可以推动实现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农业发展。



二、线下寻访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



绿色发展,既要绿色,也要发展。上海陆家嘴无疑是开放发展的前沿。201811月,习近平同志曾来到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对上海基层党建提出“继续探索、走在前头”的重要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践团队在结束对青海省三位基层工作者的访谈之后,又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线下探访了位于上海中心22楼的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

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绿色发展的问题。造型上,它摆脱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且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外立面上,它创新采用的两层独立幕墙设计,就像是大楼的两层皮肤,透明的第二层表皮包裹在建筑周围,创造了作为自然通风的空气缓冲,立面上的270个风力涡轮机为外部照明提供了动力。同时大厦还建立了能源中心,探索多种能源的智能化运行管理系统,以达到节能10%-20%的目的。2021年,上海中心大厦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为超高层和大体量会展类建筑的绿色实践提供了样板。

来到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站在22楼的落地窗边,实践团队眺望着窗外的黄浦江——蓝天、白云、碧水,这不正是绿色发展的成果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切入学习生态文明领域的发展,我们实践队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时期提出的发展理念,结合青海省就生态文明发展作出的成果,通过在与不同岗位的三位基层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直观领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在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的线下参访,中国第一高楼矗立在蓝天碧水之间,也让我们亲身体会了绿色发展的可行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最后再次感谢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所有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感谢三位工作人员对我们此次实践提供的大力支持。



稿件来源|先进材料实验室 谢寿东

排版|先进材料实验室 周凡苏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