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角
发布时间:2024-10-18 

赵东元院士牵头筹建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

赵东元院士牵头筹建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


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完成公示,发布通知,决定筹建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考虑到赵东元院士在介孔材料技术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全球领先地位,工作组主任委员拟由赵东元院士担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是科技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始终紧密相连、互为支撑,标准的制定、实施过程就是科技成果凝练推广的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重点提出“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校应当与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及其他组织共同开展标准研究与制定。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标准的理解、认识不断深化,如今,标准不仅仅是市场规则,还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标准化工作从“先有产业,再有标准”发展为“先有标准,再有产业”。各国纷纷制订了各自的国际标准战略,我国工信部、科技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8大新兴产业与9大未来产业,在新材料产业中也提出要“面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探索,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预研。”

当前,介孔材料技术正处于基础研究的繁荣期,产业的发展期,标准的空白期。一方面,以赵东元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团队,在介孔材料的原创性研究领域早已稳居世界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自介孔催化剂在石化行业取得重大应用以来,介孔材料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传感器、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美妆日化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创新性的应用。由赵东元院士牵头,“政产学研用”共同合作,介孔材料技术标准的发展必将带来产业上的蓬勃兴起。


与此同时,当前的国际标准化工作错综复杂,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利用标准制造贸易壁垒,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赵东元院士在牵头筹建国内标准化组织的同时,还在积极尝试组建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希望吸纳科技攻关人员、国际标准专家、产业代表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结合介孔材料技术,聚焦我国相关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开展相关国际标准的前瞻性研究,布局国际标准资源,同时培养国际标准化工作专家。


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将由复旦大学承担第一秘书处职能,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承担第二秘书处职能,由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协同筹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功能介孔材料国家科学中心)正在落实秘书处组建工作。